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關系著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加快推動企業開創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在持續改善國家生態環境質量方向發力,聚焦綠色發展板塊,勠力拓展清潔能源、低碳環保等環保產業,積極以干促攬實現滾動發展的重大突破,也成為中國化學重機公司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中國化學重機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環境修復及固(危)廢處理處置聯合實驗室”,開始采用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解決生態環保重大工程項目融資。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及生態環境部下屬單位一起,推進了多個地方重大環保項目進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并本著優勢互補、相互支持的原則,深化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政銀合作,創新生態環保工程項目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共同推進項目實施,為地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9年至今,中化重機先后承攬了國內多項關乎國計民生且社會影響大、輿論關注度極高的生態環保工程——
2019年,承攬了全國矚目的天津港瑞海公司“8·12”火災爆炸事故場地環境修復項目,6個月處理含氰化物、有機物污染土壤18萬噸,受到了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好評。該項目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其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造成周圍土壤環境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為氰化鈉。氰化物作為一種劇毒物質,一旦進入土壤及地下水環境,將造成巨大危害,國家高度重視天津“8?12”事故場地剩余氰化物污染土處置工作,提出了極高的修復標準。該項目不僅是當前國內修復體量最大、污染成分最為復雜的氰化物污染土壤治理工程,而且項目時間緊(計劃工期為100日歷天)、任務重(處置量為18萬噸)、技術難度高、工作量巨大。針對本類特殊應急事件,著力改進現有土壤修復技術瓶頸,項目技術團隊開發了一種適用于氰化物污染土壤處理的便捷、經濟、高效、安全的異位化學氧化-淋洗聯合修復技術。利用化學氧化作用的高去除率將土壤中絕大部分的氰化物進行分解,而后采用土壤淋洗技術對氧化后的土壤中的氰化物進行進一步的去除,彌補氧化修復技術藥劑拌和不均的缺陷,通過工藝優化使方案原定3%~5%的復配藥劑用量降低至1.5%~2%,每噸污染土綜合處理價格遠低于市場平均處理單價,且與國內外主流技術相比價格降低了30%~50%,處理后污染土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100%。該項目已申請國家專利5項,榮獲北京市及企業獎勵6項,創造產值達8600余萬,實現了技術成果向實際工程的產業化落地,不僅有利于項目本身的快速處理和安全修復,為土壤修復行業發展和技術升級提供技術支撐,還將為未來此類應急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提供一個便捷、高效的成功案例。
2020年,承攬了國內具有重大示范效應的可復制綠色低碳商業綜合體項目-邯鄲太陽能“光熱+”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在河北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該項目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邯鄲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承辦第六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配套項目,是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提升共贏的重要探索。項目采用EPC工程總承包開發建設,總占地面積1124畝,總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0億元。該項目采用國際領先的太陽能綜合利用技術,運用聚光太陽能供熱系統,突破性的將太陽能光熱技術大規模應用于旅游、體育、酒店服務等產業,將受氣候影響較大的冰雪和水上旅游項目建設成四季旅游項目,給游客提供一站式親水感受,領略春暖花開、水天-色、春華秋實、林海雪原、濱海風情的嶄新體驗。同時,該項目以建設11.2萬平方米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場以及配套設施為主要工程,以太陽能光熱資源作為能源供給的主體,以首創使用槽式太陽能集熱系統與四季水世界文化旅游項目結合,以解決親水文旅項目高耗能的問題。同時,該項目供熱半徑為13公里,將供應目標轄區居民住宅冬季供熱及生活熱水的需求,為北方地區實現冬季清潔能源取暖供熱提供新支撐,極大減少煤炭等傳統資源供熱帶來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破解冬季環境污染問題。
邯鄲太陽能“光熱+”綜合開發示范項目于2020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水世界區域鋼結構網架部分已完成施工,進入內部開挖、設備安裝階段。休閑酒店區域即將完成封頂,雪世界和能源鏡場區域已順利開工,預計2022年年中能完成項目整體建設工作。項目建成后,每年將減排二氧化碳78600噸,等于植樹造成4366畝。預期年收入16億元、利稅6.7億元,增加就業崗位1200個。促進邯鄲市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化旅游業、服務業大發展,充分展示漳河經濟開發區科技示范城、生態旅游城、文化體驗城、度假休閑港“三城一港”的規劃愿景,并以新能源技術為手段,充分展示清潔能源在旅游休閑服務業中廣泛的應用前景。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指引下,國家大力倡導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太陽能光熱能源充分利用注入新動能。該項目的建設將為其他中小城市提供一個建設范本,推動太陽能集中供熱的推廣應用,促進我國低碳環保業及相關產業鏈快速發展。
2021年,承攬貴州大龍銀星汞業有限責任公司原址場地污染修復治理工程。該項目位于我國著名“汞都”-銅仁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含汞危廢處置及資源化中心搬遷遺留場地汞污染土壤修復治理項目。項目占地約5萬平方米,實際修復面積5874.15平方米,場地內土壤中重金屬汞污染程度超過第二類用地風險可接受水平,最大汞污染超標濃度達2660 mg/kg,污染深度為0.5-1.5米,污染范圍包括渣場、水淬渣臨時堆場、銻汞車間、廢氣處理區、活性炭倉庫、汞觸媒車間和氯化汞車間。該項目由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依托于中化重機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合作成立的環境修復及固(危)廢處理處置聯合實驗室平臺,采用原地異位熱脫附處置工藝,在修復實施過程中,針對場地污染范圍分散、分布濃度差異大、資源化利用和熱脫附尾氣管控治理難、工期緊張等突出問題,制定了場地修復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構建了修復和成效動態追蹤管理系統,建立了修復全過程二次污染防治體系,有效減少了施工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影響。施工階段對大氣、廢水、噪聲進行嚴格控制,場地內污染土壤修復效果達到了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修復目標。該項目的成功修復實施為貴州省乃至全國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借鑒參考,也為我國日后類似含汞危廢中心搬遷遺留場地的處理處置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化學工程重型機械化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重機”)是中國化學工程集團(CNCEC)全資子公司,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位于北京市大興區,前身系燃料化學工業部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設公司進口設備驗收組,組建于1974年。公司現有公路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路基路面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特種專業工程專業承包(大件運輸、吊裝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建筑工程總承包、環保工程專業承包等多項資質,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公路、房建)、巖土工程、吊裝工程、環保工程等。業務范圍遍布全國各地,海外市場輻射印尼、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安哥拉等國家。當前,公司正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一臺一柱,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實施業務轉型升級,致力于打造中國化學旗下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基建與環保施工新型科技企業。2021年5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名單。
四十余年櫛風沐雨,四十余載砥礪奮進,中化重機始終秉承“誠信創新,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務實前行,開拓創新。公司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城市發展規劃,踐行央企使命,充分發揮自身“設計”“開發”“建造”優勢,全方位參與城市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化學”智慧,著力打造綠色發展示范綜合體,朝著智慧型、高科技、綜合性建設公司努力奮斗!